
近年来,“垃圾分类”已经成为一个热词,如何把“买、用、扔、分类、处理”这个链条尽可能完善,是一个城市打造“无废城市”需要总体规划的。在无锡市惠山区前洲街道惠和苑小区,这里的垃圾四分类收集站于去年建成,近一年过去,如今居民对于垃圾种类的细分已经能基本掌握。“我们小区里面有垃圾分类收集房,上面有各种垃圾的分类说明,很清楚。”
据初步统计,一个家庭一年产生的废纸约有160公斤、废塑料70公斤、废旧衣物30公斤……若这个数据放到全市来看,就是相当大的体量。垃圾分类是第一站,分类过后,垃圾去向哪里?如何资源化利用?专业的回收公司起到了很重要的一环。在无锡市绿山回收利用有限公司的车间里,工人们正在将回收过来的废钢、废纸进行集中处理。
无锡市绿山回收利用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莲俊告诉记者,通过对乡镇村庄、街道社区的废旧物资进行回收,将分拣、归类、初加工、终端处置等环节进行精细化操作,便可以从源头上减少垃圾的产生量。目前,公司年回收量可达6500吨。与此同时,公司还打造了绿山回收体验馆,将在各个街道进行推广,用生动的科技化手段指导市民如何将电子产品等进行回收,同时不泄露自己的个人信息。
江阴被确定为无锡“无废城市”建设先行区,在江阴秦望山产业园内,只见杂乱的装修垃圾被倒入料斗,经分级磁选、筛选、破碎等工序后,有色金属被回收利用,还生产出了各类透水性能佳、环保耐用的砖块。这样“变废为宝”的一幕,每天都在园区内上演。固废处置能力的提升,为江阴搬掉垃圾、危废、污泥“三座大山”打下了坚实基础。 在日前召开的市生态环境局新闻发布会上,相关人士表示:小微企业的危废收集,在“无废城市”建设中也占了很大比重。
2020年以来,无锡全市集中开展危废集中收集以来体系建设工作以来,全市共建成5家危险废物集中收集单位并核发收集许可证,服务企业6200家,合同签约危废收集量8600吨,目前已实际收集危废2000余吨。
下一步,无锡将根据计划安排,紧密推动具体实施方案编制,预计在7月底前印发,形成“无废城市”建设的目标清单、责任清单、任务清单和项目清单。全市预计于2023年底前完成市及各市(县)、区“无废城市”建设中期评估,2025年底前完成“无废城市”建设总结评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