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» 资讯头条 » 热点 » 正文

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黄嘴白鹭现身太湖

分享到:
放大字体  缩小字体    发布日期:2022-05-16  浏览次数:20
核心提示:  难得一见!昨天,本地观鸟达人兴奋地说,最近在大溪港湿地外太湖观测到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黄嘴白鹭。根据监测记录,这是我市首次拍摄到该物种。鹭鸟的出现,证明了太湖水质和沿湖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。  黄嘴白鹭是保护级别最高的白色鹭鸟,《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》中属于易危,全球数量约3000只,中国

  “难得一见!”昨天,本地观鸟达人兴奋地说,最近在大溪港湿地外太湖观测到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黄嘴白鹭。根据监测记录,这是我市首次拍摄到该物种。鹭鸟的出现,证明了太湖水质和沿湖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。

  黄嘴白鹭是保护级别最高的“白色鹭鸟”,《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》中属于易危,全球数量约3000只,中国约1000只。苏涛猜测,这只鸟是在迁徙过程中路过太湖暂留、歇脚。

  鸟类是生态环境的晴雨表。市生态环境局太湖处处长罗清吉介绍,“十三五”以来,太湖无锡水域水质改善幅度总体大于全太湖平均。去年太湖蓝藻聚集次数、面积和藻密度同比均明显下降,水质达到2007年以来最好水平。省环境监测中心数据显示,今年一季度,太湖无锡水域定类指标总磷浓度进一步降至0.051毫克/升,离Ⅲ类水仅“一步之遥”。

  太湖滋养着无锡,无锡人也以深厚情感反哺太湖。近年来,我市累计关停取缔污染企业10591家。沿太湖500米范围内,全面开展退耕、退渔、退居,建设生态防护林和生态绿地,累计修复28个省级重点湿地工程,修复面积达5.1万亩。去年,太湖退捕任务全面完成,2000多名渔民退捕上岸再就业。

微信截图_20220516112246

  随着水质和沿湖生态环境的改善,湿地、绿化面积大幅增加,无锡成为“蓝天精灵”理想生境。长广溪湿地的西方秧鸡、马山湿地的疣鼻天鹅、蠡湖国家湿地公园的凤头鹰……无锡鸟类记录一次次被刷新。据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最新调查成果,无锡共记录到鸟类235种。

  “实现生物多样性,可谓生态文明建设最高境界。”市生态环境局自然处处长汤小健介绍,我市在太湖治理方面不断加强生态空间保护力度,持续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。目前,全市已划定9大类42块省级生态空间保护区域,总面积为1324.67平方公里,占全市国土面积28.63%,全省第二。

  发现黄嘴白鹭的大溪港湿地就是其中一块生态空间保护区域。新安街道相关负责人钱月霜说,为更好修复与保护沿湖生态,街道于2018年拆除辖区最后一个葡萄园,从此新吴区太湖沿线2公里以内彻底告别农业种植,全面回归自然状态。湿地还专门成立管理公司禁止游人烧烤、钓鱼等,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。

 
 
打赏
[ 资讯头条搜索 ]  [ 加入收藏 ]  [ 告诉好友 ]  [ 打印本文 ]  [ 违规举报 ]  [ 关闭窗口 ]
免责声明:
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、企业机构、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,仅供参考。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、观点保持中立,不对内容的准确性、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。如果有侵权等问题,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。
 

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黄嘴白鹭现身太湖二维码

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:"xxxxx",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,热点产品深度分析!
 

 
0相关评论